(相关资料图)
本网讯 (记者 熊家明 通讯员 李明湘 崔贞娇 尚林钢)8月2日,记者从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自今年以来,该局在全市范围内,确定了12个食品生产创新示范项目,做到了项目名称明确、工作举措明确、创建达标时限明确,这对于强化食品生产风险防控监管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,创建效果十分明显。
据了解,荆州市市场监管局确定的12个食品生产安全创新示范项目分别是:江陵县的打造优质粮食工程“江陵模式”和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建设;松滋市的探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建设、管理新模式;公安县的打造白酒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(镇),打造特色预制菜品牌,建设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,完善食品生产智慧监管模式;石首市的推行服务型监管,让小作坊呈现大能量;监利市的规范管理,统一标准,帮扶白酒小作坊提档升级创品牌;洪湖市的建立预制菜食品可追溯服务体系;荆州区的创新食品生产智慧监管模式;沙市区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分类监管;经开区的多措并举,全面推进酱腌菜生产企业质量提升。
该局对每一个示范项目的争创工作都分别列举若干措施,如江陵县的打造优质粮食工程“江陵模式”项目,其工作举措是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推进全县70万亩优质粮食工程,促进优质稻米产业链全要素集聚、全环节提升、全产业整合,有效促进粮农增收、粮企增效、产业增值,形成了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落实的“江陵模式”。在推进过程中,实现所有粮食生产企业100%配使用重金属检测设备,确保了原粮入口安全。粮食产业发展“六个统一”提质成“七个统一”。对12个示范项目完成时限规定了在2023年底完成。
该局按照5—6月梳理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隐患,制定风险清单、措施清单、责任清单,明确创建任务。7—11月各县市区针对创建重点开展集中攻坚破难,落实各项工作措施。11—12月全面总结评估阶段,分步骤按时限,进行督办检查,并按照每一个示范项目确定的考核验收标准,对标对表进行验收评定,全面总结模式性的经验与做法,在全市普及推广,结合食品生产产业特点,打造出一批食安监管品牌,更好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,建设“食安荆州”。
初审:李松 责任编辑:肖之涵 审核:王金臣
关键词: